
在科技加速迭代的時代,藝術新秀如何快速學習、實驗與創新?
此區塊將聚焦於新銳藝術家的選拔與培育,
鼓勵他們運用前瞻思維與新興媒材進行創作,激發創作能量,
展現藝術領域「加速」發展的無限可能,強調原創性、發展潛力與未來性。
In an era of rapid technological change, how can emerging artists learn, experiment,
and innovate at speed? This program nurtures new talents,
encouraging originality and future-oriented creativity
through bold use of new media.
第二十一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古舞團藝術總監。以即興舞蹈的鑽研見長,足跡遍及世界各地。目前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兼任教授。曾任北藝大學舞蹈學院院長、研究所所長,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主任。2009年獲吳三連藝術獎、1997年受中興文藝獎章。 1993年成立古名伸舞團,除持續發表新作外,並致力於「接觸即興」的研究推廣。
臺北藝術大學舞蹈表演研究所畢業。
主要專注於舞蹈表演、技巧教學、肢體構作、指導以及藝術相關之創作與製作。現為古舞文創專案經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及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學系現代舞兼任講師。跳舞蘭計畫、舞蹈空間、身體聚會所當代技巧老師。
現任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專任講師、軟硬倍事聯合藝術總監。
長期致力於策劃臺灣身體表演領域的跨界交流活動,曾多次參與大型公共藝術節的表演策劃。 曾擔任美國科羅拉多學院、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戲劇舞蹈學系客席教授,並在多個國際藝術節演出自己編創的舞蹈作品,並屢次獲台新藝術獎提名。
現任中國文化大學舞蹈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古名伸舞團資深編舞者、表演者及教育者。曾任教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等,主要教授當代舞蹈技巧、即興舞蹈、接觸即興、舞蹈編創等。
獨立編舞家/「香港比舞」舞蹈節總監/舞蹈講師/舞蹈評論及策劃人。
並被歐洲芭蕾舞蹈雜誌Ballet Tanz年刊提名為「備受注目編舞家」。2020年至2022年,獲民主選舉出任藝術發展局舞蹈組主席及藝術評論組副主席。同年再獲香港舞蹈年奬頒發至高榮譽「傑出成就奬」。現為「香港比舞」國際舞蹈節總監,及台北「漂鳥舞蹈平台」國際交流計劃的節目評審和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