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透過主題比賽徵選明日之星,帶動更多創作者探究大稻埕,長期培養與累積具深度廣度的創作內容,讓創意型表演藝術人才匯聚大稻埕,由專家評審選拔出來的優勝者,將於下一屆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呈現創作表演,成為藝術節培育人才的重點節目。
歡迎新生代表演藝術人才,進入大稻埕,吸收豐富多元養分,學習創作與創業,為逐步重現大稻埕「戲窟」的精彩創作與創業蓄積能量。
✤✤活動介紹✤✤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2024 年舉辦第四屆【明日藝人】競賽。以「原創舞蹈競賽徵件」徵求以表演者為主體的演出團隊。於藝術節期間選出至少一部獲獎作品、獲得前期發展獎金,並得於後續與藝術節工作室共同合作、發展成中長篇作品,在 2025 年的「大稻埕國際藝術節」作售票演出發表。
✤✤活動流程✤✤
12:30-12:55 開放觀眾進場|12:55-13:00 賽前須知|
13:00-13:45 上半場競賽舞作
中場休息15分鐘|
14:00-14:45下半場競賽舞作|14:45-15:00觀眾散場
競賽舞作✤競賽順序未定、依現場為準✤
◼出處|概念發想/主創者/表演者|黎偉翰、表演者/共同創作|黃彥霖、施姵君、鄒瑩霖
◼伴|編舞者曁舞者|王志慎、舞者|王育羚
◼係鞋|編舞者曁舞者|黃祺芳
◼十秒生存法則|編舞者曁舞者|王韻涵
◼觸及下的靜默 |編舞者曁舞者|賴有豐
◼Being Human |編舞者曁舞者|賴珈絨、舞者|何亭蓁
◼如果身體裡種出一片花田|編舞者曁舞者|陳恩彤
◼Watch Out!|編舞者 / 舞者:魯直葳
合辦單位:古舞文創
協辦單位:跳舞蘭計劃、跳舞蘭咖啡
※僅開放已索票觀眾入場觀賞
※每場次可於開始前15分鐘進場
※主辦單位保留節目異動權
※欣賞演出請遵守場館防疫措施保持社交距離
Artist Next seeks to encourage active explor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Dadaocheng’s story through the performing arts. Formerly known as the “theater hub” of Taipei, Dadaocheng welcomes the fresh perspectives and talent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to reinvent the district’s rich history.
The competition aims to provide long-term support for artists and the yearly theme cultivates new creativity in Dadaocheng’s theater culture. The Art Festival provides a central stage, allowing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revitalizing the glory of the “theater hub”
第二十一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古舞團藝術總監。以即興舞蹈的鑽研見長,足跡遍及世界各地。目前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兼任教授。曾任北藝大學舞蹈學院院長、研究所所長,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主任。2009年獲吳三連藝術獎、1997年受中興文藝獎章。 1993年成立古名伸舞團,除持續發表新作外,並致力於「接觸即興」的研究推廣。
臺北藝術大學舞蹈表演研究所畢業。
主要專注於舞蹈表演、技巧教學、肢體構作、指導以及藝術相關之創作與製作。現為古舞文創專案經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及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學系現代舞兼任講師。跳舞蘭計畫、舞蹈空間、身體聚會所當代技巧老師。
現任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專任講師、軟硬倍事聯合藝術總監。
長期致力於策劃臺灣身體表演領域的跨界交流活動,曾多次參與大型公共藝術節的表演策劃。 曾擔任美國科羅拉多學院、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戲劇舞蹈學系客席教授,並在多個國際藝術節演出自己編創的舞蹈作品,並屢次獲台新藝術獎提名。
現任中國文化大學舞蹈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古名伸舞團資深編舞者、表演者及教育者。曾任教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等,主要教授當代舞蹈技巧、即興舞蹈、接觸即興、舞蹈編創等。
獨立編舞家/「香港比舞」舞蹈節總監/舞蹈講師/舞蹈評論及策劃人。
並被歐洲芭蕾舞蹈雜誌Ballet Tanz年刊提名為「備受注目編舞家」。2020年至2022年,獲民主選舉出任藝術發展局舞蹈組主席及藝術評論組副主席。同年再獲香港舞蹈年奬頒發至高榮譽「傑出成就奬」。現為「香港比舞」國際舞蹈節總監,及台北「漂鳥舞蹈平台」國際交流計劃的節目評審和顧問。